假期,海外重磅消息

当地时间9月30日,美参议院先后否决两党拨款法案,白宫随后正式宣布政府即将“关门”。当地时间30日晚,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(OMB)主任沃特发布备忘录,指示各政府机构开始执行其“有序停摆”的预案。

01.白宫正式宣布政府即将“关门”

据央视消息,当地时间9月30日,美参议院先后否决两党拨款法案,白宫随后正式宣布政府即将“关门”。当地时间30日晚,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(OMB)主任沃特发布备忘录,指示各政府机构开始执行其“有序停摆”的预案。

美国联邦政府运转资金本应来自年度预算拨款。

国会两党通常应在10月1日新财年开始前通过新的年度拨款法案。但由于近年来两党争斗激烈,往往无法及时达成一致,国会便试图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以暂时维持联邦政府运转。稍早前,美国参议院先后否决两党拨款法案,美国正处于近七年来首次联邦政府关门的边缘。

美政府“关门”将造成什么影响?

在美国,虽然政府关门不是什么新鲜戏码,但今年的关门风险不同往年,幕后逻辑更为复杂。一旦临时拨款法案在9月30日午夜前仍无法通过,美国联邦政府“关门”将造成什么影响?

一旦美国联邦政府“关门”,近80万名联邦雇员会被迫无薪休假,承包商账单无法及时支付。

分析普遍认为,政府关门可能让美国经济每周损失约70亿美元,联邦雇员薪资延迟发放会影响消费支出,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焦虑会加剧波动。如果“停摆”久拖并与债务上限、财政赤字等议题交织,还可能导致美国政府借贷成本增加。

随着党派极化加剧,政府“关门”几乎成了美国政治的一种年度戏码。然而,此次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也让局势更为复杂。通常,政府“停摆”意味着大量联邦雇员被临时无薪休假,资金恢复后,就可以直接复工。但特朗普政府此次要求准备可能的“永久裁员”。这一做法打破了过去的政治默契,让“停摆”可能不再只是一次可逆的财政僵局,而成为潜在的制度性伤害,使得这场财政拉锯战的后果变得更加难以预测。

02.避险资产与汇市动态

在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,各类资产表现不一。除了黄金价格走强外,美元指数在连续三日下跌后保持稳定,报97.84。美元兑日元微涨0.1%至148.1,市场对日本央行一项显示企业通胀预期高于2%目标的调查反应平淡。

美国国债市场在亚洲交易时段保持稳定。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持平于4.150%。

大宗商品方面,油价在连续两日下跌后趋于稳定。投资者正在权衡OPEC+下月可能加大增产力度的计划,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可能下降的前景。

Capital.com高级分析师Kyle Rodda指出,通常情况下,政府关门对市场影响不大,例如2018-2019年持续一个多月的停摆期间华尔街股市甚至上涨。但他补充说,当前市场面临两个问题:一是关键就业数据的延迟发布,二是“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永久性解雇工人,这可能将政府关门演变成一场小型的劳动力市场冲击”。

这种不确定性显著推高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。期货市场行情显示,除了10月降息概率升至96%外,12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也达到了约74%。

03.10月行情可期

历史数据显示,节前市场往往交投清淡、波动收窄,部分资金出于避险考虑选择暂时离场。然而,假期结束后市场通常出现资金回流。据广发证券统计,过去十年国庆节后首周A股上涨概率超过七成,为持股过节提供有力支撑。

广发证券认为,今年节后多项重要事件集中落地,包括美联储议息会议、三季报披露窗口开启以及二十届四中全会政策预期强化,这些因素有望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。当前A股处于政策预期强化、盈利底部分步确认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多重利好环境中。随着节后事件催化,市场有望重新凝聚共识,展开新一轮震荡上行。

银河证券的观点称,10月,A股的机遇可能更多集中在科技成长领域,而港股则受益于独特的市场结构和外部流动性预期。

首先,10月是关键的政策布局窗口,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“十五五”规划。随着会议时点临近,资本市场预期稳中有升。其次,小鹏第五代人形机器人将于10月24日“小鹏科技日”亮相,10月中旬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(ESMO)年会,多家中国药企将发布新药进展,机器人和创新药板块可能受益。

最后,市场强烈押注美联储10月份将再次降息,但对12月份再次降息的热情略有减弱,若兑现,香港市场因联系汇率制将同步受益,促进资金流入和本地市场复苏。

中原证券表示,展望10月,美联储降息,提升了市场对央行降息的预期,进而带动风险偏好上升。同时,助力经济复苏的政策相继出台,为股市信心提供了有力支撑。然而,当前科技板块拥挤度的提升,也使得市场波动有所加大。在此背景下,建议投资者继续兼顾成长与价值风格的配置,重点关注TMT、医药、证券等行业。

申万宏源证券认为,“红十月”是大概率。

A股小级别调整波段未结束的判断正在验证。中期没有下行风险,短期调整也不是大级别。调整兑现后,“红十月”是大概率:长期政策布局期临近,科技催化仍在延续,短期性价比调整可能很快到位。

中期方面,2026年春季前,科技产业催化显著多于顺周期催化的格局不变,同时,科技成长可能会有中短期性价比问题,但距离长期性价比低位还有差距。科技成长可能延续趋势行情,最终演绎到长期低性价比区域。

总的来说,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,但大概率不是2026年全年高点,更不是本轮全面牛市的高点。牛市还有纵深,随着时间的推移,全面牛市演绎的条件会越来越充分。

– End –